把课堂搬进乡村,让学生更爱自然爱艺术
本报讯(记者 顾舜丽)在朱家角东南一隅的林家村是一个特别的地方,它既有着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乡村生活,又有其诗意的一面,对城市人群有难以抵御的吸引力。就这样,一群艺术家们相继扎堆而来,雕塑家、画家、田耘社的相声班子,纷纷在林家村住下了。
雕塑家杨冬白是最早入住林家村的艺术家,他很喜欢林家村的自然风光和原生态的村落形态。“6年前,我有缘来到了林家村,看到了一个具有江南风味的小村落,这里良田美池,树林桑竹相间,处处弥漫着古朴的风味,仿佛置身于一个悠远的意境中,虽然说不上是世外桃源但足以使我留念,想象着在这里能过着自然而悠闲的生活情景。”杨冬白说道。
就是这样的环境给他的创作带来了很多灵感。在他的工作室里陈列着的作品都呈现出了一种传统山水的精神和气韵,这与窗外林家村的田野自然风光融为一体,相互呼应,给人一种别样的格调和感受,甚至他还把一些课堂搬进了林家村,带领自己的学生们来村里创作学习。“其实现在很多都市人也都想享受这种自然的生活,体验乡村的美景,寻找‘乡愁’的根,我能够成为这里的新村民,真得非常幸运,在这里静心体验、细心观察、豁然创作,使我灵感不断地涌现,在林家村度过的这几年是我创作过程中非常好的时期。同时,也让我的学生们体验田间村头的美景与自然氛围,让新生代学生更爱自然、爱艺术,这样他们创作出的作品也会更加有灵魂。”杨冬白告诉记者。
这里的乡村生活,催生了杨冬白众多的作品,让他近几年在艺术上有了大丰收,所以他很期待这样的乡村让更多人知晓,让更多的艺术家参与到这里。“如今这里也逐渐成为网红打卡地,前来参观的人络绎不绝,也时常有艺术家来相聚,所以这里是一个拥有艺术氛围、生活气息、交友的好场所。林家村已经成为上海在近郊当中一个文化热点,希望它能够随着中国的美丽乡村建设,得到更好地发展,成为更好的一个具有示范性的新农村。”杨冬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