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浦的武术运动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青浦也有着“武术之乡”之称。
“江南船拳”系青浦传统嫡传套路,以朱家角南港村张家埭最为有名。历史上,远近各地只要有庙会、节日,都会有张家埭的拳船到场参加表演。1985年,上海市武术馆挖掘整理组派人专程来青浦朱家角挖掘整理“江南船拳术”,为张家埭拳船录像,并复制了船拳器械“牛角”。1986年3月,“江南船拳”参加了在北京举办的全国武术挖掘整理成果展览会,并获得较好成绩。
青浦凤溪早有“武术之乡”的名声。著名拳师姜志侠自幼习武,师承奉贤陆嘉山老先生,习得刀、枪、棍、棒和太极拳术,尤其是少林梅花拳系嫡传套路。1952年2月,姜志侠参加江苏省武术比赛获一等奖;1957年5月,在苏南地区武术比赛中获一等奖。1983年青浦武术协会成立,会员有60多人,姜志侠先生出任首任武协主席。武术协会成立后,青浦武术运动出现一派兴旺景象。乡镇的武协也纷纷成立,有徐泾双龙武术会、白鹤武术会、青浦永年天极拳协会、青浦木兰拳协会等。1996年,青浦武术协会成立醒狮队、武术队、石担石锁队。在武术协会领导下,各类培训班不间断举办,太极拳、木兰拳在全县铺开,每天清晨到处可见操练拳术的队伍,翩翩起舞的木兰拳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1996年,全国农民运动会表演项目在青浦举行。青浦武术协会代表上海市组队参加“江南解拳”“石担石锁”的比赛,“石担石锁”获一等奖,“江南船拳”获二等奖,石担石锁队获“体育道德风尚奖”,2名队员获个人体育道德风尚奖。
1998年6月,孙剑群在青浦投资创办了上海武术院青浦分院(后与上海市武术院脱钩),后改名为上海青浦武术院。武术院的学生来自全国各地爱好武术的青少年。武术院遵循习武育人、文武兼修的方针,实行半军事化管理,开设武术(套路、散打)、跆拳道、柔道、女子摔跤等项目。武术院被国家体育总局命名为“中国武术协会上海训练基地”和“国家重竞技青少年培训中心”。
2000年11月1-4日,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管理中心第三批“全国武术之乡”检查验收工作组来青浦验收。2001年8月6日,国家体育总局命名青浦区为“全国武术之乡”。(字数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