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日前,上海召开打击(通讯员郑本轮疫情以来,市场监管部门查办各类价格违法案件超1000件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部署推进会,进一步明确了畅通举报渠道、广泛接收群众举报线索等要求。青浦区已开通群众举报养老诈骗问题的渠道。
来信举报:上海市公园路100号区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办公室,邮编201700;互联网举报:shqpqshb@163.com。
对相关举报我们将严格保密,依法保护举报人的合法权益。线索经查证属实后,将对举报人给予奖励。
养老诈骗的惯用手法有哪些?
1、提供“养老服务”:犯罪分子可能以免费派送米面粮油、组织免费旅游等推销手段吸引老年顾客参加所谓正规医疗机构的“免费体检”,由无资质的“医疗人员”假意“体检”,在所谓的“体检”过程中夸大一般老年人常见的“三高”等慢性病的严重后果,在老人陷入恐慌之后以提供高额诊疗服务等手段进行诈骗。
2、投资“养老项目”:犯罪分子可能以召开推荐会、假称集资兴建“养老院”“养老公寓”的形式,同时许以高额返利并可终身免费入住,诱骗老年人掏出钱款入股“养老项目”,但钱款早已被犯罪分子挥霍一空。
3、销售“养老产品”:犯罪分子常常使用免费礼品和讲座诱导、一对一“亲情”服务、“超高回报”利诱和虚构“养生学大师”授课等伎俩,同时假称正规机构、正规经营,骗取老年人的信任,最后偷换概念,用保健品冒充药品,用普通食品冒充高价保健品,甚至用假冒伪劣产品冒充所谓“养老神药”,以骗取老年人的财产。
如何识别、预防养老诈骗?
涉及财产问题的决定,要向正规机关、企事业单位核实情况,多听家人、朋友和基层组织的意见。养老诈骗手法多样,有时极难识别,需要多学习、多积累一些实用的防范技巧。例如针对“代为投保”类诈骗,可拨打“12378”银保监会消费者热线核实咨询;针对涉老“药品”“保健品”类诈骗,记住看病配药要去有资质的医院、药店,药品须有“国药准字”、保健食品须有“国食健字”批号才是合法的,另可登录市场监督管理局网站查询保健食品产品、企业和批号等信息或直接拨打“12315”热线进行维权。
老年人遇到诈骗怎么办?
检察机关建议:首先,在确认对方真实身份、资质信息及对您的信息保护措施前,勿轻易提供姓名、身份证号、住址和手机号码等公民个人敏感信息;其次,怀疑对方可能违法犯罪的,优先确保自身安全,再根据所掌握信息报警或举报。
(字数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