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焦伟
青浦区珠溪中学位于江南古镇朱家角,2003年由原石街中学和东湖中学初中部合并而成。2018年,珠溪中学被确立为上海市公办初中强校工程实验校。四年多来,学校聚焦课程建设、课堂教学、教师发展、学生成长等方面,以上海市课程领导力项目和青浦区教育综合改革项目为抓手,走上了一条锐意改革、追求卓越的发展之路。
聚焦核心素养养成建构特色课程体系
学校将办学理念、培养目标与古镇文化资源开发和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形成学校特色课程的整体架构,培养具有朱家角古镇文化特质的珠溪学子。聚焦“如果让你作为朱家角宣传大使,你将怎样宣传家乡的水资源”这个情境,让学生进行水乡之美食、建筑、习俗、名人的探究活动。学生们跳出书本走出课堂,走近古镇真实的人、触摸古镇真实的物、体会古镇真实的民俗和乡土水文化,通过探究提升创新实践能力。
九年级的陆心怡同学每天最期盼的就是课后服务时间,她参加了学校的“植物养护”探究。指导老师带着一群“小花匠”,以“我在珠溪晓苑当花匠”为主题,综合运用化学、生命科学、劳动技术、美术、地理等学科知识参与珠溪晓苑建设,开展实践探索,这也成为陆心怡和同学们的快乐时光。
学校整合课程资源,形成学习主题,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2021年首届学科节上,老师们设计了具有学科特质的综合性学习和展示活动,如道德与法治学科的辩论赛、语文学科的“珠溪论字”和英语学科的趣味配音、物理学科的自制小实验等,这些主题活动使学习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受到了学生们的广泛欢迎。
探索课堂教学转型提升教师专业能力
通过学科工作坊、课堂诊断、专家团队介入等方式,珠溪中学引导青年教师关注当前教学改革的目标和要求,积极开展教育科研,对有效教学的各要素进行深入分析、研究与实践,在形成科研成果的同时,有效提升了课堂教学技能,逐渐成长为教学骨干。青年教师王思远在“2022上海市中小学单元作业设计”比赛中荣获市团队二等奖。谈起获奖体验,她表示,“强校工程”的名师指导以及团队同伴的智慧分享让她获益匪浅。
“强校工程”四年多来,珠溪中学多措并举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师资队伍建设取得丰硕成果。学校近四年申报的市、区级课题项目共13项,现有市级“双名工程”基地学员1名、区学科带头人2名、示范教师4名、教学能手1名、上海市优秀班主任1名、区教育系统后备干部1名;同时,还挂牌了区学科教师研修基地2个、区级班主任工作室1个。
落实立德树人理念助力全面个性发展
珠溪中学2019届毕业生吴书越同学在2022年高考中发挥出色,顺利考入北京大学。当他回母校谢师恩、传经验的时候,感受最深的是近几年来校园发生的巨大变化。走进珠溪中学,犹如走进了一个大花园。这里四季有花、四季有绿、四季有香。教学楼墙面、求知楼底楼大厅、实验楼各层楼道……无不体现着学校的育人底蕴。学校小剧场改扩建工程已顺利完工并投入使用,将成为学生日常展示的平台,为全体学生提供登台亮相的机会。此外,随着全新的理化操作实验室、机器人教室、安全体验教室等一系列硬件设施的升级改造,学校将有更多空间开展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实现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作为区数字化转型试点学校,学业大数据智能管理平台等软件系统的使用,也将进一步促进珠溪中学实现精准分析学情教情,助力学生个性化学习和教师针对性教学。
随着长三角一体化进程的推进,作为江南“水乡客厅”重要组成部分的朱家角古镇被赋予新的生机和活力,同时,也对当地的教育质量提出更高要求。在校长徐建英看来,入围全市“强校工程”实验校,是学校发展的重要契机。徐建英带领团队,系统梳理学校的办学历程,在传承原有优势的基础上,围绕“以学生成长、教师发展为本”的办学理念,积极探索学校的革新发展之路。(字数1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