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1版)结合新一轮规划调整,同步完善地下综合管网规划,着重提高隐蔽工程能级,分期推进加快海绵城市建设。探索建设一套集自然资源、房屋建筑、市政交通等为一体的GIS城市信息动态管理系统,赋能城市精细化管理。
完善公共服务配套布局。以打造“15分钟社区生活圈”为目标,优化存量用地功能,推动更多高能级普惠性公服设施落地。加快完善蓝脉绿网规划,丰富绿色休憩空间,尽快启动新泾港滨河绿地建设。同时,统筹平衡西虹桥地区教育医疗用地资源,实现公共配套设施建设同步跟进,进一步打造智慧、韧性、宜居的高标准、高品质徐泾。
聚力增进治理效能,描绘人民城市新图景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徐泾镇坚持党建引领,守正创新,全速全力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精心打造好“温暖家”中的“新泾彩”。
锻造治理队伍,建强治理体系。坚持党建引领打造社会治理新格局,持续巩固“镇 —村居—小区(队组)—楼栋(村民小组)”三级四层网格管理体系,合理划分、配齐配强基层微网格。依托各党群服务站点,把党群服务中心功能体系建设与“15分钟社区生活圈”、城市空间格局重塑同步谋划、同步推进,积极打造党建引领的“温暖家”基层治理品牌。
推进专项整治,创新治理手段。持续巩固自建房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成果,积极推动“群租乱象”整治工作,做到动态发现、及时甄别、高效处置,确保安全隐患清零。积极推广镇级租赁服务平台“装修、租赁、管理”全流程一体化租赁服务,深入拓展“自建房全生命周期综合管理服务”等“一网统管”应用场景,积极探索“管服融合”实有人口管理服务体系。
补齐民生短板,巩固治理成效。重点加强特殊群体关爱机制建设,助力开展“幸福合伙人”项目,着力实现为老助餐点镇域全覆盖,切实提升群众归属感和幸福感。持续完善包保机制,落实特困人员关心关爱服务,建立爱心便民联络卡使用管理机制,并积极联合医大医院开展公益义诊活动,为弱势群体建立健康档案,实现弱势群体“看病少跑路,小病不到院”的美好愿景。(字数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