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朱云霞
前不久,重固镇福兆社区居民委员会被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授予“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先进集体”称号。自垃圾分类工作启动以来,福兆社区坚持不懈完善相关举措,多管齐下全力推进垃圾分类工作,使得垃圾分类意识逐步深入居民内心,让垃圾分类成为一种文明风尚。
重固镇福兆社区位于重固镇集建区东侧,区域占地面积0.18平方公里,户数2573户,常住人口6226人,其中户籍人口1545人。
楼组长王雪琴平时工作尽心尽责,向居民不厌其烦地宣传垃圾分类小知识,听到这个好消息后,她高兴地说道:“社区获得了这项荣誉,我们都很激动,这是大家在垃圾分类这项事业上共同努力的结果。”那么福兆社区居委会到底是如何在垃圾分类这项工作上做好“绣花功夫”的呢?
党建引领,完善组织架构,责任包干到位
首先,成立了以支部书记为组长、副书记为副组长、其他班子成员及条线干部为组员的领导工作小组,将社区居民按门栋、小组进行细致划分,实行居委班子成员及条线干部包干制管理。其次,以9 个区域为单位成立了志愿者队伍,志愿者依据划片包干范围开展工作。最后,明确物业的主体责任,要求其加大巡查力度,并与点位志愿者协同合作。
长效管理,补齐设施短板,确保工作成效
福兆居民委员会共有两个小区。佳兆业小区共有2个定时投放点位、2个24小时投放点位、1个垃圾厢房和1个大分流点位,其中,小区内垃圾投放点位实行定时投放且增加节假日投放模式及24小时误时投放模式。福兆社区在全镇首家引入磁感应喷淋消毒除臭系统,实现箱房高效除味与除菌消毒,还在垃圾分类点加装24小时智能视频,以实时管理居民投放不分类等问题。
多形式宣传入脑入心,利用楼道居民群每周发温馨提示进行“反复”式宣传可回收服务、定时定点投放等信息;志愿者对“重点人群”上门入户式宣传并登记分析,制定方案促进每家每户参与。今年已累计完成志愿者培训3次、召开工作会议12次、举办宣传积分兑换活动1次,发放倡议书2100份、兑换积分1160份,共计300余人参与。
精细化管理,不断创新举措,巩固工作成果
在户数划分责任区域,融合“3+N”人口管理微网格工作模式,即通过组织动员“N力量”(志愿者力量)深入各个楼层神经末梢,让垃圾分类等各项信息传达到每家每户中。在垃圾投放点位上,还有一群“蓝马甲”,他们每天准时出现,对乱丢垃圾的行为耐心劝导并宣传讲解垃圾分类小知识。
针对小区绿化带和点位非投放时间“顽固垃圾包”问题,福兆社区结合视频信息和垃圾包内信息,倒排时间节点进行溯源,利用投放点位红黑榜和垃圾分类评比对不文明的投放行为进行曝光,助力居民在邻里监督中做好垃圾分类工作。此外,将垃圾分类工作融入“文明楼道”评选,以此深入推动垃圾分类工作更加深入人心。
同时,充分借助幸福社区和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阵地,发挥社区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通过党员居民座谈会建立并健全民意表达渠道和参与机制。以居民区为单位,按照精细化管理原则,对源头投放和回收利用的管理方式及内容进行动态优化调整,完善“一小区一方案”。
重固镇福兆社区始终积极创新实践,一步一个坚实的脚印,持续将垃圾分类工作往深处推进、向实处落实,使其广泛惠及居民,切实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为绿色青浦的建设不断添砖加瓦。(字数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