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赏析
今年的读书节我读了《文化苦旅》这本书。初看以为它只是一本游记,对我的作用顶多是给我一些好词好句,本打算草草读完,束之高阁。可是当我读完几篇后,我改变了我的想法。
这本书中,取代大面积的景物描写的是把文化相关的内容融入文章中,可即便是这样,它也不同于那些科普书,没有“板着脸说话”,没有一味的卖弄学识,不是单纯地引用权威的资料,反而有不少文艺的风味,借助这些表达自己的情感。
在旅行中如果只是关注风景必然有些空虚,若是联系上当地的文化后,所看见的每一件东西都会有别样的感受。作者余秋雨在写景物时讲究少而精,十分有画面感,但是只读些文字却还是觉得不够,“纸上得来终觉浅”在这里得到了印证。作者的语言也十分多变,《都江堰》的流水是多么浩浩荡荡,可是《阳关雪》又是多么的凄凉,《贵池傩》则用辩证的眼光看待传统文化。这本书仿佛一扇窗,让我们能够窥见中国已至世界各地的文化风光。比如开头从 《道士踏》到《阳关雪》的连续几篇为我们打开了一幅西域风光的画面,为我们逐渐深入地介绍了西域文化,那是曾经璀璨的佛教文化如今被破坏殆尽,那是独属于阳关的特殊的贬谪文化,那是独属于中华的灿烂风光!
书中还含有几分理趣,但并不代表是在叙事写景作罢后讲几句大道理,反而是在旅途中逐渐明白的人生道理,令人受益。这本书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窥探世界文化的窗,但想要完全理解这些文化,还必须亲自去苦旅一番,去行这万里路。(字数595)
(指导教师:潘爱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