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吴莲
朱家角是魔都著名的古镇之一,以其独特的河港纵横和明清建筑而闻名。9条老街依水傍河,千余栋明清建筑临河而建,36座古桥横跨水上,古风犹存。蜿蜒曲折的小巷,花岗岩石的街面,名胜古迹随处可见。
如果说古与今之间存在现实接驳口的话,有着“沪上第一桥”美誉的五孔石桥——放生桥,便是穿越朱家角千年历史的不二法门。放生桥是上海地区最大的五孔联合拱石桥,一桥之隔,隔出了两岸截然不同的风光。一边是保持着黛瓦白墙原汁原味的“传统江南”,另一边则是演绎着极具上海城市文化特征的“时尚江南”。除了放生桥,朱家角还拥有福星桥、中和桥、城隍庙桥等共36座古桥。这些古桥横跨水上,无声古朴的它们,作为历史的见证者,承载着岁月的痕迹和文化的积淀,成为人们心中永恒的风景。古桥不仅展现了古代建筑艺术的魅力,还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故事和文化内涵,也构成了朱家角独特的水乡风貌。
朱家角古镇有9条长街,这些长街大都很窄,仅有2-3米宽,两旁店铺林立,街上人头攒动,各式各样的小店一家挨着一家。油光光的卤蹄膀,诱惑得不行,买回家拌饭吃,不会错!满大街的扎肉,也看得人口水直流。扎肉讲究烹饪时间和火候,从入锅到出锅,至少要花上4小时,才能使扎肉口感不肥不腻,粽香扑鼻,既有“粽肉”的香功,又有“瘦肉”的嚼劲。在这里,每一步都有美食环绕,游客完全可以从长街的一头吃到另一头。
来到古镇,怎能不到茶楼品上一杯香茗,去“江南第一茶楼”吃一回当地特有的千岁早茶,才算不枉此行。当地人早起饮茶的习惯早已有之,看一看水乡的日出景致。临湖而坐,听“老爷叔”们讲述朱家角的过往趣事,一个上午便过去了。朱家角还有太多的临街小馆值得探索,选一个靠窗座位,点一壶茶晒太阳,看着船来船往,笃悠悠的一个下午就过去了。
大清邮局是古镇的旅游热点,既能看到中国邮政历史的发展进程以及古人写信、家妻读信的种种画面,也可在这里亲自写信、寄明信片、盖大清邮戳。2022年,大清邮局进行了全面升级,为大众提供更多满足社会生活和文化需求的服务。邮局推出的米汤咖啡,将张马大米慢火熬制的米汤和四拼咖啡豆进行混合,大米的香气融入在咖啡中,吸引无数游客打卡品尝。还有憨态可掬的青龙文创产品深受游客们的喜爱,更有邮局的专属摇橹花船带您欣赏古镇的水乡风光。
课植园始建于1912年,其间断断续续,共耗时15年之久方竣工。据说园主马文卿为建造这座园林,曾游遍江南,当他看到好的景致就着意仿建,因此,课植园像是一个“集锦版”的江南园林。课植园的园林设计清新不落俗套,白墙青瓦,连续的拱门和曲径通幽回廊,层台累榭,让人心神荡漾。加上近日汉风奇妙夜活动的加持,换上一套汉服,穿梭于楼台亭阁间,谁见了不得惊呼一声“出逃千金竟在此”。
春有玉兰,夏有荷;秋有红枫,冬有梅。珠溪园是一座现代园林建筑,园内池塘、小溪交错环绕,溪岸边筑有石驳护棚,溪上架有造型各异的四折桥、祥瑞石拱桥、三孔棚架桥、弧形水泥桥、石板小桥等,形成了桥孔中见桥的奇观。在这里你可以尽情与大自然拥抱,寻找属于自己的安静一隅,静享这“莫奈花园”。
人们来到朱家角,往往都是一日游。其实这里节奏慢,适合住上一晚用心体验。作为青浦区唯一一座可居住的优秀历史建筑,朱家角的千年历史以及古镇的悠长韵味,都浓缩在了井亭这座小而美的雅致民宿中。民宿上下两层,共设有9间客房,每一间客房都雅韵十足,寓意深刻。客房里摆放的是主人走遍全国寻到的古玩私藏。从徽州收购来“小姐椅”,苏州淘来的当年专供故宫的金砖,依墙而立的古董面条柜……将古朴的中式风格发挥到了极致。
朱家角古镇并不大,但值得去的地方还真不少,角角落落里藏着不少风情。(字数14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