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工作回顾
过去一年,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在区委坚强领导下,全区上下攻坚克难、奋力一跳,紧扣“战略赋能区、数创新高地、幸福温暖家”目标,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枢纽门户,经济提质增效,社会和谐稳定,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字数186)
坚持战略赋能
城市空间实现新蝶变
示范区先行启动区起势聚能。坚持制度创新与项目建设“双轮驱动”,累计形成154项制度创新成果。“一厅一片”建设全面发力,方厅水院上海馆精装施工,创智引擎一期结构封顶,华为练秋湖研发中心建成投用,西岑科创园区组团二开工,成功创建张江高新区西岑园,世界级水乡智岛加快建设。
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动力澎湃。服务保障第七届进博会成功举办,首单首照首证首发首秀活动“五箭齐发”,“招商百人团”推动企业落地167户。国家会展中心展会数量和展出面积分别增长3.5%、7.9%,虹桥国际会展产业园累计入驻产业链企业425家。全球数字贸易创新港落户,中环领先、融和新能源等总部项目落地。
青浦新城建设加快推进。聚焦“1+3”重点区域集中发力,盈浦老城厢旧改三个批次签约率达99%,东方生命港·青浦新城园主体施工,外青松公路功能提升项目完成总工程量30%。中山医院新城院区进入地上施工阶段,环城水系公园三期、新城绿环一期竣工,高品质城市空间持续拓展。
城市开发建设蓄势增能。扎实推进两轮10个“城中村”改造、受益居民超7400户,华新凤溪、金泽西岑项目动迁收尾,香花桥、朱家角2个项目完成认定。旧住房成套改造完成1.09万方。全面推进交通强区建设,沪苏湖高铁练塘站建成通车,轨交17号线西延伸通车,示范区线朱家角站、西岑站主体结构封顶。着力强化土地保障,完成收储190.4公顷、出让105公顷。
坚持乘势而上
经济发展激发新活力
经济增长持续加力。优化完善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扶持政策,投入产业发展专项资金7.7亿元、增长40%。强化经济增长科学调度,规上工业产值增速高于全市2个百分点,规上服务业营收增长19.8%、总量保持郊区第一。完善招商引资政策体系,建立“1+9+17+X”一体化协同机制,“潮涌浦江·智创青浦”系列活动引进固投类重点项目93个、投资规模429.6亿元。
内外需求持续扩大。更好发挥投资拉动作用,全社会固投增长17.5%,工业投资增长15.9%,“四个一批”产业项目出让19个、开工27个、竣工17个、投产14个。充分发挥消费基础性作用,持续打响“微途GO”微度假品牌,全年接待游客人次增长9.7%、旅游收入增长7.7%,社零增长5.3%、增速全市第一。积极发挥外资外贸促进作用,青浦综保区被确定为上海自贸试验区联动创新区,新认定跨国公司总部4家。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持续提升服务效能,新设企业全程网办率97.2%,“线上专业人工帮办”一分钟响应率、解决率均达99.9%,“一业一证”改革拓展至27个行业,新增体育产业资金申报等6项免申即享服务。落实重点企业“服务包”制度,优化“服务管家”专员服务机制,收集有效诉求472件、办结率99.8%,千方百计解决企业实际困难。
坚持转型升级
产业发展积蓄新动能
产业赛道深耕细作。持续打造“长三角数字干线”,网易国际文创园竣工,中国移动5G生态谷主体结构封顶,中国电信云湖数据中心加快装修,规上软信业营收增长位居全市第二。生物医药高标准厂房项目加速推进。积极探索“北斗+低空”融合创新发展,在全市率先打造长三角低空经济产业园,建成低空工业物流场景51个。鼓励支持快递物流企业国际化布局、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发展,交运业营收规模突破3300亿元。
转型升级加速推进。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战新产值增长11.6%、占规上工业比重提升至34.5%,新增市级智能工厂6家。实施产业用地“两评估、一清单、一盘活”行动,处置D类低效用地473公顷,出台工业用地产业更新实施办法,完成基胜工业地块480亩成片收购,11 个工业上楼项目扩展智造空间64.5万方,数量全市第一。
创新发展活力迸发。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突破65亿元,首次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厚植优质企业梯度培育土壤,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3家、市“专精特新”企业110家,有效高新技术企业达1164家,华测导航参与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化妆品监督条例实施后全国首个美白新原料获批,发明专利授权量增长42%。
坚持人民至上
民生福祉增添新成色
民生保障提标扩面。高效完成23个实事项目和18项民心工程。突出促就业“稳定器”作用,发放稳岗和培训补贴2.8亿元,帮助长期失业青年就业创业446人,实现困难人员就业1840人。区属动迁安置房开工16.6万方、竣工27.7万方,完成“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床位供应1016张,筹措保障性租赁住房9409套。完成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70台,启动老旧小区改造40万方。关爱“一老一小”重点人群,新建各类社区为老服务设施24处,完成居家环境适老化改造178户;56所公办幼儿园开设托班100个。
公共服务普惠共享。第四轮社会事业三年行动计划项目开工率61%。“家门口”优质学校加快建设,新建学校9所。医疗资源供给持续优化,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实现1/3专家门诊号源、1/4住院床位下沉基层。文体新空间持续拓展,体文中心二期建成投用,建成各类健身苑点66个,成功举办“最江南”文化艺术节等品牌活动。
乡村振兴纵深推进。守牢粮食安全底线,发展都市绿色现代农业,建设高标准农田6100亩,120个农业项目落地、累计到位资金28.2亿元。持续推动乡村建设,建成第六批4个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练塘镇“五好两宜”和美乡村试点建设进度30%,5个市级美丽乡村通过验收。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三级集体经济组织总资产414.5亿元。
坚持精益求精
城市治理绘就新图景
安全底线坚决守牢。全覆盖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发现整改隐患7.1万处,整治公共安全地块25个,拆除违章建筑17万方,完成群租整治1740处,打通消防“生命通道”“拆窗破网”3.2万处,安全生产事故数下降32.3%。标本兼治加强电动自行车治理,完成充电口建设1.4万余个。加快推进韧性城市建设,建成社区微型消防站6个。
精细治理有效提升。夯实数字治理基础,完成城市数字体征2.0版建设,联勤联动工作站发现处置案件2.7万余件、微网格案件29.8万件,重点事项有效处置率达95%。新增5G基站300个、总量突破4000个。丰富拓展“三所联动”机制内涵外延,报警类110警情在连续四年下降基础上继续下降13%,电信网络诈骗案损金额下降47%。
绿色生态不断夯实。全面落实环保督察问题整改,做好中央环保督察23处问题点位整改、市级环保督察570处问题点位复核,举一反三推动同类问题整改。打好蓝天净土碧水保卫战,整治排污口163个、中小河道67公里。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提前完成“十四五”主要污染物减排目标,新改建各类公园16个,新增森林面积5201亩、绿地80.2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1平方米。(字数2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