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工作安排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速不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90.2亿元,全社会固投完成560亿元,合同外资、实到外资分别完成5亿、3亿美元,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1200人,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不低于全市平均水平,主要污染物减排量确保完成市下达目标。(字数138)
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①紧抓重大战略实施,持续增强区域发展竞争力
推动示范区一体化探索扩围升级。持续深化规划管理、生态保护、公共服务等重点领域制度创新,推进新一批改革授权事项落地。加快水乡客厅建设。全力服务华为练秋湖研发中心运营。加快张江西岑园市级高新区建设。推动虹桥国际开放枢纽换挡提速。全力服务保障第八届进博会,创设国际采购、投资促进、人文交流和开放合作4大类15项评价指标强化溢出带动,虹桥国际会展产业园力争新增企业100家。大力实施总部“虹聚”计划,新增各类总部企业20家。推动青浦新城建设功能跃升。推进中央商务区土地市区联合收储,加快青浦之芯岛规划建设。聚焦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产业赛道,推动科缔联、新绿药等项目加快建设。复旦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青浦创新中心)签约落地。中山医院新城院区一期结构封顶,打造产城融合新样板。
②紧抓产业集聚升级,持续壮大经济增长源动力
打造千亿产业集群。锚定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现代物流三个千亿级和生物医药、新材料、时尚消费三个五百亿级以及低空经济、跨境电商、会展广告三个百亿级产业集群。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制定实施优化营商环境8.0版,紧盯惠企政策免申即享、产业链一件事等重点领域开展攻坚行动。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发挥项目建设“压舱石”作用,工业投资力争增长10%,基础设施投资不低于185亿元。紧扣重点产业图谱开展产业链招商、平台招商、基金招商,“四个一批”产业项目出让14个、开工13个、竣工13个、投产10个,引进产业固投类项目42个。加快低效用地盘活。持续提升1205幅C类地块、1007幅D类地块亩均产出,完成青浦工业园区632亩、练塘蒸淀社区324亩市级重点调整专项,腾出可利用工业用地800亩。
③紧抓深化改革开放,持续增进创新驱动策源力
着力推动国资国企改革。统筹推进组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经济小区“揭榜挂帅”等10项重点改革举措,“一企一策”完善分类监管、分类考核评价体系,区属国企营收力争增长10%。着力推进高能级开放。全面对接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加快海关AEO高级认证企业培育,推动货物分类监管等领域先行先试,培育中间品贸易、服务贸易、数字贸易、离岸贸易。加大吸引外商投资力度,加快德驰、东承霖瑞等项目建设,探索开展外商独资办医试点。着力推进科技创新。持续完善科技创新投入、科技人才引育、科技金融赋能等政策措施。聚焦研发设计、技术转移转化、创业孵化等重点环节,推进北斗计量测试中心开展单北斗检测能力建设,支持北斗西虹桥、长三角绿洲智谷等打造市级高质量孵化器,力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突破60家。
④紧抓规划建设实施,持续提升综合城市承载力
完善规储供用一体化机制。推进示范区线站点周边、水乡单元规划等控详规划编制,做好华新、练塘等郊野单元规划调整工作。轨交2号线西延伸建成通车、13号线车站主体结构封顶,推进G50拓宽改建工程及新增青浦大道立交、G318改扩建、G15抬升扩容。加快实施“两旧一村”改造。坚持把宜居安居放在首位,优化开发模式,加快第一轮盈浦项目收尾、徐泾老集镇项目土地出让及开工、重固项目建设,推动第二轮华新凤溪、金泽西岑项目开工,香花桥、朱家角项目启动征收,3个新项目完成申报认定。深化推动城市数字化转型。强化“高效办成一件事”主题集成,升级“两个免于提交”,“一业一证”拓展至30个行业,高频事项“首办成功率”提升至90%,企业登记全程网办率力争达85%,打造便捷高效的政务环境。
⑤紧抓乡村振兴战略,持续凝聚共同富裕向心力
持续提升农业发展质效。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启用中储粮青浦仓储设施项目,建设高标准农田6000亩,确保“米袋子”“菜篮子”安全。加快发展都市现代绿色农业,推进粮食绿色高质高效创建示范点建设,建设4000亩无人农场。全面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推广“三师联创”机制,加强乡村风貌评估和村庄设计引导。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入,提高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比例,农村公路提档升级改造60公里。基本建立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护机制,聚焦污水治理等重点领域提升环境品质。不断推动农民稳定增收。大力实施第三轮农村综合帮扶项目,深化与上汽集团等3家市属国企合作。深入推进农村土地改革,复制推广朱家角农村土地二轮延包试点经验,大力推进闲置农房和宅基地盘活利用,强化经营性集体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和全域土地整治。
⑥紧抓文商旅体展农联动,持续提振城市品牌感召力
加大高品质文体服务供给。深化文化资源盘活利用,推动鹤龙美术馆、上达书院开放运营,儿童友好城市阅读新空间实现街镇全覆盖。做强文化创意产业,加大文化影视科技产业集聚区招商力度。大力实施体育惠民工程,新改建群众身边各类体育健身设施64处。打造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全面启动国家旅游度假区创建,全力争创朱家角古镇国家5A级景区,推动蟠龙天地创建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持续提升练塘、金泽古镇能级。丰富文旅产品供给,办好“江南文化节”“汉风奇妙夜”等特色文旅品牌活动。坚持“商”“展”一体强溢出。深化商业空间布局,推动西虹桥商务区、水乡客厅打造“国际级消费集聚区”“国际消费窗口”。大力发展首发经济、品牌经济、夜间经济,办好“五五购物节”“上海之夏”等重大促消费活动。
⑦紧抓民生服务保障,持续强化人居品质吸引力
用心用力建好民心实事工程。加快总投资7.1亿元的30项实事工程落地见效。聚焦“一老一小”优保障,新增为老服务设施7处,新增公办托班23个。启动新一批“美丽家园”建设,实施老旧小区改造60万方。兜牢筑稳就业民生保障底部。下大力气稳就业,精准帮扶应届毕业生、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完成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4900人。深入推进长期护理保险工作,持续提升护理服务能力。全面促进公共服务优质均衡。高标准推进第四轮社会事业三年行动计划。实施义务教育强校提质行动,新开办各类学校6所,全力以赴争取高品质大学落地。持续扩大优质医疗资源供给,推进儿童医院示范区医学中心项目开工,打造“一站式”全生命周期新型分级诊疗服务模式,全区二三级医院专家号源优先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放,让群众在“家门口”更好就医。
⑧紧抓治理能级跃升,持续夯实平安青浦保障力
提高城乡环境品质。全面完成国家和市环保督察问题整改,推进美丽青浦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深化生态绿色积分制试点,实施重点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深化治理、扬尘管控、餐饮油烟管控等专项行动。提升城市精细化治理水平。启动徐泾涞清路等6个美丽街区创建,完成45个环卫公厕适老化适幼化改造,探索打造国际化友好社区。深化社会治理创新。健全基层网格“多格合一”治理模式,优化“水乡客厅”联勤联动工作站联合巡查机制。完善部门事务下沉街镇、村居组织准入机制,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筑牢风险防控屏障。深化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聚焦燃气、建筑工地、厂库房等13个重点领域开展“除险保安专项行动”,落实底数、隐患、整治“三张清单”,整治公共安全地块20个,拆除违章建筑10万方,坚决遏制较大安全事故发生。(字数2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