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金文
在西岑科创中心里,一处小区旁的公共空间成了一个青年人聚集、享受社区生活和人际交流的场所。这里不仅是党群服务站点,更是一处能够促进社群互动和创新的“第三空间”。
3月伊始,随着西岑国际人才港的开港,在西岑公寓生活的人才青年们走进西岑国际人才港·党群服务中心,通过游戏化闯关体验的模式,找寻自己生活圈内的“资源”,达成初次联系的同时,与社区开展良性互动、共享共治。
20多张人像卡的填写和兴趣墙上的展示,可以直观地感受到这些生活、居住在西岑人才社区中的青年人。在社区治理模拟室里,青年人才快速识别社区资源、运用设计思维生成提案,展现活动思考的参与度,如资源整合、策略制定的想法等。
通过模拟社区治理,可以清晰地了解到青年人才的需求突破点,如聚焦周末时间,连接西岑公寓生活的青年人才现有的兴趣社群,提供更丰富的空间使用;还有部分员工家属在西岑这个新社区属于潜在高参与需求群体,尚未被充分接触,其时间与社区活动需求存在互补性。
同时,也通过模拟互动反馈得知,青年人才们虽对社区配套有大量需求,但自身如何更主动参与社区治理的主体性还未充分展现。多数提案停留在对需求的反馈层面,需要更集中地进行组织行动支持与赋能。
交互模式的创新实践,正如愿景树洞的这一游戏的设置意义——在于面对当下的青年群体,让很多反馈实际需求的心声以一种更轻松、更私密的方式被广泛征集。把视角转化,这些需求都能变成和青年居民保持链接的社区共建行动——共享设施、信息平台搭建、便利店、商场、健身房、生鲜超市、交友空间与设施建设、下班后的社交娱乐社群组建等。
西岑人才社区充满很多的可能性,将开放日收集到的需求分层和提案的深化、与在地兴趣社群共建空间使用机制、试点“社群+人才港支持”的轻量级活动、设计在地员工家属参与通道,将家庭需求转化为社区服务供给,社区和在地企业的生态共建将有无限的可能。(字数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