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朱泽敏
在中国,每年因各类原因导致的骨缺损患者超千万例。对这些患者来说,骨修复既是康复希望,也是提升生活质量的关键。传统治疗受限于骨源短缺和材料性能不足,难以满足临床需求。而人工骨的出现,通过材料科学与生物技术的融合,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新的方案。
作为青浦区2024年度上海市科技“小巨人”培育企业之一,落户张江高新区青浦园的上海瑞邦生物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瑞邦生物”)凭借自主研发的仿生复合人工骨技术,不仅攻克了传统材料力学性能与生物相容性难以兼顾的痛点,更以可定制化、诱导骨再生的创新产品,为百万量级患者提供了人工骨修复的精准医疗解决方案,将实验室的科技成果转化为病床前的康复希望。
从理论突破到技术引领:瑞邦生物的科研根基
瑞邦生物成立于1998年,是一家专注于骨修复材料研发与生产的高新技术企业,其创始人——中科院院士刘昌胜教授是全球首位提出“材料生物学”概念的科学家。依托这一强大的科研背景,瑞邦率先在国内提出“体内转化构建人工骨,实现多层次仿生”的学术理念,并将这一理论转化为实际产品,推动了骨修复领域的技术革新。
瑞邦的拳头产品之一——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展现了其扎实的技术实力。该产品能在人体环境中自行固化,逐步与患者骨组织融合,最终被新生骨吸收替代。这一产品的核心在于仿生学设计,其成分与人体骨骼高度相似,具备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可根据骨缺损形状任意塑形,显著缩短愈合时间。
划时代创新:骨形态发生蛋白的突破
除了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瑞邦还推出了另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创新产品——重组人基因骨形态发生蛋白(rhBMP-2)。这种通过基因工程技术生产的生长因子,能有效诱导未分化间充质细胞形成新骨,大幅加速骨折愈合过程。骨形态发生蛋白是目前已知成骨能力最强的因子,但传统提取技术效率低且存在病原体风险。瑞邦通过自主研发,攻克了规模化生产难题,其骨诱导活性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生产成本却仅为国外同类产品的五分之一。
公司副总经理曹雪华介绍:“这一产品不仅加速骨折愈合,对大段骨缺损患者也有显著疗效,可将愈合时间缩短3至6个月,为患者带来更高效的治疗方案。”2023年,瑞邦凭借该技术荣获上海市科学技术奖技术发明特等奖,其研究成果《载生长因子(rhBMP-2)高活性骨修复体的创制及临床应用》被视为行业突破。这项技术通过模拟人体骨组织结构,创制出多级结构的高活性骨修复材料,显著提升了修复效率。(字数982)下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