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长三角新闻
3上一版    4下一版   
2025年3月25日 星期二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视觉AI识别+全地形适应”,嘉善首辆自动驾驶清扫车“上岗”

通讯员 贾杉

“人工智能+环卫装备”“视觉AI识别+全地形适应”,嘉善首辆自动驾驶清扫车日前“上岗”,AI机器人进入日常道路清洁作业队伍。

在高铁嘉善南站的站前广场上,一辆无人驾驶清扫车正缓慢前进进行清扫作业,车身前的旋转式扫把快速转动,无论是小型的落叶、烟头、纸屑,还是较大的牛奶盒、矿泉水瓶,统统会被它吸入肚中。

此外,视觉AI技术结合多种传感器协同工作,使得无人驾驶清扫车拥有多层次、全方位的感知体系,能够实时感知道路状况及障碍物分布情况,自动避开行人和车辆、感应识别红绿灯,确保作业稳定性和安全性。

按照传统环卫作业流程,当环卫工人清扫完路面后,还需用洒水车进行二次清洁,而无人驾驶清扫车则将这两个流程合二为一。虽体车身积不大,但可装载160升的水箱、200升的垃圾箱。在进行清洁作业时,能边清洁边洒水,最大程度提高清洁效率。

“无人驾驶清扫车的‘黑科技’还有很多。”公司环境卫生部副经理陈超介绍,通过智能调度管理平台,它还具备高度自主运行能力,能够显著减少对人力的依赖。当遇到不同地形时,无人驾驶清扫车能自适应调节扫盘的宽度、高度和转速,从而适应多种地形情况,实现无死角的清扫。垃圾满仓后,它会自动打开垃圾舱门并升斗倾倒垃圾,倾倒完成后自动收斗至清扫状态,继续开始清扫作业。

“相比于人,机器不知疲倦,能够胜任更加繁重的劳动。”陈超介绍,一名环卫工人工作8小时能完成4000平方米左右的清扫。而无人驾驶清扫车一次充满电后,可工作4—6小时,每小时可清洁7500平方米,是人工清扫效率的15倍。同时,设备采用环保节能设计,平均运营每公里耗电数1.48度、平均每公里耗水量0.15吨,在作业过程中实现“低噪音、零排放”。

目前,无人驾驶清扫车已在嘉善县城区人流和车流相对较少的绿道、公园等多种场景试运行,等技术更成熟后,可推广到更多地方,大幅减少人工投入和运营成本,助力智慧城市建设。字数762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1版:头版
    第2版:综合新闻
    第3版:社区新闻
    第4版:长三角新闻
手握“一卡通”,畅游“包邮区”
探索跨域分级诊疗模式
聚焦需求主动服务方便人才跨域办事
示范区扎实推进消费者权益保护区域合作
青浦区司法局积极提升司法鉴定机构服务能级
“视觉AI识别+全地形适应”,嘉善首辆自动驾驶清扫车“上岗”
吴江发力具身智能新赛道
示范区法院携手共推家事审判协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