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科教卫新闻
3上一版    4下一版   
2025年4月29日 星期二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农机拥有“眼睛”和“大脑”
无人农场科普基地展示“指尖种田”魅力

记者 李双玖

园区,上海联适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建设了1300余亩的无人农场试验基地,用于研究实践无人水稻种植作业,开展无人农场智能农机关键技术应用研发试验,成为集农业生产、科技、生态、研学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产学研试验科普基地。

无人农场就是人工不进入农场的情况下,采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5G、机器人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通过对农场设施、装备、机械等远程控制或智能装备与机器人的自主决策、自主作业,完成农场生产、管理任务的无人化生产作业模式。在联适导航无人农场,一辆辆安装着精准导航设备的农机具整齐排列,通过卫星定位、传感器感知等前沿技术,能够让它们精确地按照预设路线和作业参数进行耕种、播种、施肥、收割等各项农事操作。

“联适导航系统让农机有了‘眼睛’和‘大脑’,能自主适应不同的地形和作物生长环境,精准完成每一项任务,不仅大大提高了作业效率,还减少了资源浪费和人为失误。公众来到我们基地,可以直观地看到全流程无人化耕、种、管、收作业实验,了解农业机器人科研的最新技术。”上海联适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张晓明介绍。

作为科普基地,无人农场担负着普及农业科学知识、提升公众科学素养的功能。基地内设有科普展示区和互动体验区,通过具体的应用场景,将前沿农业科技知识通俗化、具象化,让不同年龄段的参观者都能沉浸其中,收获知识。“许多学校和教育机构会组织学生前来研学实践,将这里作为生动的第二课堂,在这片充满智慧的土地上播撒下科学的种子,让孩子们茁壮成长为未来农业科技领域的新生力量。”张晓明说。

据介绍,无人农场科普基地未来将定期开展科普讲座、智慧农场体验课等,结合不同时期的农业科技热点和社会公众的需求,开发更多具有针对性、趣味性和创新性的科普活动和课程资源,让市民亲近土地,感受“指尖种田”的智慧农业魅力。字数750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1版:头版
    第2版:综合新闻
    第3版:科教卫新闻
    第4版:就业与保障
构建“三位一体”医疗网络,跑出生命“加速度”
积极探索AI赋能教育
关注儿童生长发育助力健康传播行动
2025年夏阳街道“书润·夏阳”读书节活动举行
徐泾镇老年人免费健康体检惠及逾2万人
“草本多情”话岁月 中药诗韵润心田
让农机拥有“眼睛”和“大脑”
激发武术兴趣传承中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