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经济新闻
3上一版    4下一版   
2025年5月6日 星期二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守信成市场“通行证”
弘扬诚信文化

李波是一位返乡创业人员,在她的创业过程中,最头疼的问题便是融资贷款。“贷款太难了。”李波感慨道,小微企业因为体量小,长期在高负债中运营。由于企业信用体系还未健全,很多金融机构对其征信报告不完全信任,对高负债的小微企业都是“秒拒”。这就是现如今不少小微企业在融资贷款时不得不面对的尴尬。

近日,《关于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印发,中小微企业融资难处境或将逐步得到改善。在社会信用体系市场化水平不断提高的前提下,《意见》提出将完善以信用信息为基础的企业融资增信制度,有效提升中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比重。“过去贷款像走迷宫,现在信用就是导航仪。”金融监管总局普惠金融司司长蒋平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意见》的表述增加了治理机制,提出要健全以信用为基础的监管和治理机制。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高级顾问专家杨宜勇认为,目前需要健全机制来化解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的责任不清问题,同时还要调动市场和社会力量参与进来,形成政府、市场、社会共建共治共享的局面。因此,《意见》的出台恰逢其时。此外,杨宜勇补充说,从《意见》中可以看出健全社会信用体系需要解决两个核心问题:一是信用信息的碎片化与不透明,二是市场交易中的信任缺失。当前,信用信息分散在不同部门和地区,缺乏统一管理和共享机制,导致信息孤岛现象严重。按照《意见》要求,我国将强化信用信息归集共享,推动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与行业信用信息系统深度联通、数据共享。这可以提高信用信息的透明度和可用性。

不少受访者表示,市场经济中的失信行为,如合同违约、虚假宣传、拖欠账款等,严重影响了市场交易的正常进行。如何通过对守信行为的激励和对失信行为的惩戒,来增强市场主体之间的信任、降低交易风险,成为当下的一个重要课题。

这次《意见》把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方面单独列出,强调对被列入严重失信主体名单的,在申请政府资金、享受税收优惠、参与公共资源交易活动、股票债券发行、评先评优、公务员录用遴选调任聘任、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等方面,依法依规予以限制或禁止。《意见》还设置了信用修复机制,意在鼓励失信群体主动纠正失信行为;强调为守信主体在公共服务中提供便利或优惠。其实,关于守信主体的便利或优惠这一点,成渝地区“信用代证”便是一种落地形式。

正如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临所说:“信用不是道德枷锁,而是市场经济的润滑剂。”当守约的便利逐渐累积成竞争优势,失信的代价清晰可量化,完善的信用体系将带动整个经济社会运转效率进一步提高。(字数1023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1版:头版
    第2版:综合新闻
    第3版:经济新闻
    第4版:淀山湖畔
共绘长三角低空经济发展新图景
升级服务机制 营造清朗环境
青浦启用“市事通”企业协通平台
重固镇持续推进高标准设施菜田项目建设
划云集团:携手更多徽商在赵巷投资兴业
让守信成市场“通行证”
为自主品牌汽车出海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