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青溪论坛
3上一版    4下一版   
2025年6月17日 星期二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在陈云青浦调查中汲取唯实精神
中共青浦区委党校副教授 鲁家峰

陈云是党内重视调查研究的典范。建国后,日理万机的陈云5次请乡亲见面叙谈、4次亲自回家乡调查,青浦的城区、练塘、小蒸、城西、城北、赵巷都留下了他奔波的足迹,寻常巷陌、农舍田头仍留传着许多他亲民的佳话。陈云青浦调查的内容涉及农产品统购统销、农业合作化问题、农业生产、农村发展、农民生活、私营工商业改造、市场商店、血吸虫防治、毕业生就业等,为党和国家制定、调整农村政策提供了有力的依据。青浦调查是陈云倡导的唯实精神的生动体现。

一是待人平实。在几次青浦调查中,陈云都反复强调艰苦奋斗,反对铺张浪费,身体力行地严格规定自己的伙食标准。陈云第一次回乡调研,正值寒冬,他坐汽轮到练塘,一路敲冰前行,在家乡他跟乡亲们无拘无束地交谈。他吃住在农民家里,关心群众疾苦,善交平民朋友,认真听取各方面意见,向群众讲知心话,与群众协商办事,用实例教育群众。同人民群众真诚相见,以心换心的赤诚态度,使家乡人民当着他的面敢讲真心话、老实话,把他当作知心人。陈云曾对乡亲们说:“我喜欢听坏话,坏话其实大部分是老实话。不喜欢听好话,好话很多是奉承话。”他在同其他地区的领导交换意见时,也是本着谦虚的态度,平等地交换意见。

二是调研扎实。陈云说:“讲实事求是,先要把‘实事’搞清楚。”陈云第四次青浦调查,创造性地提出和实践了典型调查地、比较研究地、交换意见地的三级调查地思路。他蹲点在小蒸公社,吃住在大革命时期的老战友家,进行了15天调查研究,两次听取了公社党委汇报,召开了10次专题座谈会,他下农田、察猪圈、入农舍、跑商店,综合运用了听取汇报法、座谈讨论法、聊天摸底法、全面算账法、实地观察法、比较分析法,详细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在典型调查之后,又到杭州、苏州,找到与青浦情况相仿的嘉善地区几个县(如嘉善、嘉兴)、苏州地区几个县(如吴县、吴江、昆山)的县委书记和若干大队党支部书记,研究、调查了双季稻和小麦的种植问题,探讨了养猪和自留地的情况。他又找到了与青浦土地、人口、气候条件不同的萧山和无锡两县的县委同志,比较研究了农作物种植安排上的若干问题。在做了典型调查和比较调查之后,陈云又同上海、浙江、江苏、河北省(市)委负责人交换了意见。多层次、多方位、多视角的调查研究,拓宽、丰富和完善了调研视野,减少和避免了主观性和片面性,更易于获得客观、全面、科学的结论。

三是建言务实。陈云总是敢于直抒观点,指出青浦农村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陈云第一次回故乡调查,了解到统购中购了“过头粮”和全县遭受特大洪涝灾害,当即表示:“白水交粮不合理,应该退回。”第二次青浦调查,陈云提出对已购“过头粮”必须返还给农民的意见。第三次青浦调查,陈云谈到血防工作的重要性,指出:“这是政治问题。”第四次青浦调查,陈云批评了基层干部的主观主义作风,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政策措施。在陈云的心中,调查研究目的就是解决问题。

四是文风朴实。陈云第四次青浦农村调查形成的3个报告,连同他写给邓小平的一封信,都呈现出语言明快、文风朴实的特点。3个标题直接亮明观点,全文没有一句拖泥带水的话和假大空的东西,有的是生动的细节、具体的数据、群众的心声、多维的比较和明确的结论。报告当时得到了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赞赏,成为党的各级领导干部调查研究的典范,今天依然是我们撰写文稿、改进文风可资借鉴的范本。陈云为我们树立了践行唯实精神的人格范本。我们要自觉秉承陈云同志的唯实精神,不断改进调查研究,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字数1413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1版:头版
    第2版:综合新闻
    第3版:专版
    第4版:青溪论坛
传承唯实精神 铸就实干品格
论陈云文化思想的人民性特征
在陈云青浦调查中汲取唯实精神
陈云是培育良好家风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