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经济新闻
3上一版    4下一版   
2025年7月15日 星期二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守护文化根脉 带动村民共富
赵巷镇崧泽村整村运营后成为热门打卡点

首席记者 魏阜龙

“崧泽”,一个承载着“上海第一人”“第一村”“第一稻”“第一井”等厚重文化标识的名字,如何走出博物馆,融入现代生活?2023年秋,赵巷镇政府与互集文旅集团签订合作协议,给出了创新答案——整村运营。崧泽村党总支委员顾士婷道出关键一步:“通过农民集中居住,我们盘活了土地,特意保留了72幢农宅作为发展载体。”这不仅是空间的腾挪,更是发展思路的跃迁。村委会同步优化营商环境,为项目落地扫清障碍,守护文化根脉与带动村民共富成为共识。

“崧泽映巷”入口处,“此生必驾318”的醒目地标,昭示其作为318国道上海起点的独特区位;而由旧民居涅槃重生的“崧泽映巷”,则成为连接远古与现代的“文化会客厅”,6000年历史的厚重感与数字展陈的科技感在此奇妙共生。

步入“崧见”餐厅,老木料改造的吊灯散发着温润光泽,旧瓦片砌成的墙面沉淀着乡愁。窗外,林荫休闲区、活力草坪、滨水观景台成为市民游客的热门打卡点。“‘崧泽映巷’试运行以来,受到广大市民的关注,节假日客流稳定在3000人次,清明小长假期间高峰客流日均达到6000人次左右。”上海崧见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主理人嵇洁的言语中透着信心,“崧见”咖啡试运营3个月,便登顶大众点评青浦区咖啡馆热度榜单。在会议室里,一场平安银行重点金融产品分享会正热烈进行。“之所以选择这里,是因为崧泽村作为青浦乡村振兴新标杆,不仅有好咖啡、好风景,而且面临着很好的发展机遇。”平安银行客户经理杨女士道出了许多访客的心声。

紧扣亲子同乐、萌宠友好、文化沉浸的都市休闲需求,“崧泽映巷”一期项目已引入13家特色业态。二期项目蓝图正徐徐展开:飘着麦香的乡村窑烤面包坊、充满活力的宠物俱乐部、静谧的抹茶馆,以及6栋主题餐饮区,都在紧锣密鼓地推进中。未来,中法葡萄酒博物馆、非遗手作工坊等三期项目,将进一步织就一幅跨界融合的文化图景。

“真没想到,我能在‘家门口’找到工作!”“崧见”餐厅后厨,村民何大姐笑容满面,像她一样,在“崧泽映巷”就业的村民还有很多。她们的故事,是赵巷镇“四村联动”全域振兴战略下村民获得感提升的生动写照。过去的一年,崧泽村里发生了巨大变化,造型别致的建筑拔地而起,大小草坪上、乡村公园里,村民和游客怡然自得。中泽苑三期公共空间、崧泽净心岛生态景观和崧泽村村容村貌建设有序推进,完成了238户农宅的宅前屋后综合治理提升,小桥流水、一步一景。

崧泽村用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证明:激活乡土文明最深沉的脉动,方能铸就乡村振兴最坚实的底气。展望未来,上海之源的故事,正续写崭新的篇章。(字数1027)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1版:头版
    第2版:综合新闻
    第3版:经济新闻
    第4版:法治视窗
上海首个“跨境电商+产业带”落地虹桥
守护文化根脉 带动村民共富
永辉超市青浦宝龙店“717好吃节”火热来袭
搭建交流合作平台,促进深度对接
青浦:帮助对口地区掌握自我发展的“金钥匙”
积极引入推广农业新品种,推动科技成果高效转化
从“本土制造”到“全球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