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杨文婷
夏日炎炎,正是蜜梨采摘季。在香花桥街道康然都市农业园中,一个个蜜梨圆润饱满,沉甸甸地挂满枝头,散发着令人陶醉的果香。这正是通过香花桥街道牵线搭桥,由上海市农业科学院指导康然都市农业园推广种植的最新“沪晶18”蜜梨品种,已经进入采收季,喜迎“甜蜜”丰收。
近年来,香花桥街道与上海市农业科学院深化街院合作,引入推广农业新品种,盘活了部分经营不善的种植园。康然都市农业园将一处原本经营不善的桃园重新整合承包并对接市农业科学院,建成梨树展示示范基地,在市农业科学院专家团队和技术的支持下,从育苗到技术指导,培育出早熟的新品种“沪晶18”蜜梨。该蜜梨亩产1700公斤,以礼盒方式销售,年销售额达150万元,成为具有香花桥街道地域特色的“拳头”农产品。去年,青晖农业专业合作社引入市农业科学院专家与资源,对112亩土地进行土壤测试与改良,引入了“黑金699”紫玉米和“沪翠甜6号”哈密瓜,其中“黑金699”紫玉米的花青素含量高出普通玉米5倍,堪称玉米界的“花青素之王”,受到了市场的追捧。青晖农业专业合作社同时利用富农种业资源试种了20多个新品种小番茄,成功遴选出适合该地块种植的“青霞66”小番茄。青晖农业专业合作社尝到了与专业院校合作的“甜头”,将一块经营不善导致亏本的种植园转变为街道一处特色农产品种植基地,产品直供商超,扭亏为盈。
为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推动科技成果高效转化,日前,香花桥街道前往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开展学习交流,进一步落实街院合作机制。下一步,将积极推进市农业科学院香花桥研发基地建设,引入推广特色花卉、食用菌、抗旱水稻等项目,加强农业科技人才培育,以科技赋能农业农村,把香花桥打造成市农业科学院新品种培育的实验场、科研成果的转化地、优质品种的推广地。
通过科技赋能,辖区现代农业发展未来可期。现有30余家现代农业合作社,种植的“一米”(稻米)、“两花”(蝴蝶兰、国兰)、“四果”(草莓、蜜梨、桔子、沃柑)初具知名度。香花桥街道积极盘活农业资源,全力构建科技农业项目,引进优质品种,打造自有品牌。泾阳村、朝阳村超2000亩高标准农田已全部完成验收。东斜村、金米村230余亩高标准菜地预计今年10月底竣工。作为上海唯一以竹为特色的综合性生态园林,青浦竹博园种植近90种竹类及多种珍贵树种。街道还精心发布了农业旅游路线地图,进一步激发农业旅游的潜力,带动农业产业升级,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字数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