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朱泽敏
当《红楼梦》的古典绮梦遇上现代科技的光影魅力,一场跨越百年的文学对话悄然启幕。近日,“大观·红楼——《红楼梦》沉浸式艺术展”正式亮相青浦博物馆,这场让经典名“破纸而出”的特展,正静待市民访客共赴穿越时空的“红学”之旅。
步入青浦博物馆临展厅,古典美学与数字技术的交融令人耳目一新。展览的核心创新,是将清代画家孙温笔下的《红楼梦》长卷转化为鲜活的数字形态。光影流转间,亭台楼阁重现,金陵十二钗的风姿跃然眼前,营造出“步步生景,景景生情”的沉浸式大观园意境,让观众仿佛置身于书中世界。
本次展览深度挖掘青浦本土元素与《红楼梦》的文化关联,融合上海大观园实景特色与数字化场景,运用绒花、苏扇、茶事、织金、合香等非遗技艺还原书中风雅,并陈列馆藏清代贵族生活雅器。同时,展览系统介绍上海地区红学研究重点成果,聚焦青浦籍红学家钱静方的学术贡献,展现百年红学研究的江南文脉与学术深度。
本次展览还特别展出了海派赏石收藏界代表人物之一,中国赏石名家,国家一级赏石鉴评师,国家级赏石评估师沈国庆先生收藏的三块黛玉葬花题材奇石。天然纹理似暮春残红飘飞、黛玉裙裾拂过落英,传递出“侬今葬花人笑痴”的孤绝与怅惘,让观众从石上体会葬花词的悲戚,于无声处与黛玉完成心灵的对话。
据悉,“大观·红楼—— 《红楼梦》 沉浸式艺术展”将持续到9月7日。在此期间,青浦区文旅局还将联合区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等单位,推出一系列《红楼梦》主题沉浸式体验活动,包括非遗手作技艺、红楼文创集市、古风妆造、亲子经典诵读会等,为不同年龄段的市民开启一场融合名著魅力与艺术趣味的奇妙暑期文学之旅。
青浦博物馆业务研究部工作人员陈丽娜表示:“展期正好是暑假,希望各个年龄段的小朋友、大朋友都能来青浦博物馆了解这部著作。”
当数字光影流转于孙温的笔墨之间,当青浦的砖瓦叠映进大观园的幻境,当沉默的灵石低语着葬花的哀愁,这场展览,是青浦对《红楼梦》的一次深情致敬与创新诠释。此刻,只需踏入青浦博物馆,便能亲身感受这部不朽经典穿越时空的永恒魅力。(字数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