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长三角新闻
3上一版    4下一版   
2025年10月28日 星期二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推动长三角现代化都市圈“形神”兼备
长三角都市圈同城化发展研讨会在上海举办

通讯员 胡苏哲

为稳妥有序推动城市群一体化和都市圈同城化发展,发展壮大现代化都市圈,助力打造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10月9日,推动长三角都市圈同城化发展研讨会在上海举办,以“迈向‘形神’兼备的现代化都市圈”为主题,就建立健全都市圈同城化发展体制机制,发展壮大现代化都市圈面临的关键难题、机遇挑战、突破路径、重大举措等进行探讨。

2018年至2024年,长三角GDP年均增速5.58%,高于全国0.27个百分点,“万亿城市”数量增加,区域进出口总值突破16万亿元,形成多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体现了长三角的重要作用。但长三角都市圈同城化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如机制框架、规划指引、规模体量、空间形态等方面还存在不足。

近日,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会同沪苏浙皖三省一市发展改革委,编制的《建立健全都市圈同城化发展体制机制提升长三角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水平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已正式印发。《行动方案》“三个聚焦”破题,围绕实现“七个一”和加强组织实施等8个方面,提出30项具体任务举措。

“三个聚焦”包括,聚焦重点区域和重点领域同向发力:注重形成“中心城市—重要节点—战略支点”布局,加强都市圈间合作互动,增强重点领域系统集成探索,实现破壁成圈、功能融合;聚焦制度建设牵引:加强规划、政策、立法的协同,健全工作推进、要素保障等机制,以规制贯通支撑都市圈同城化发展效能提升;聚焦多措并举:兼顾守正创新、共性个性、内部外部,既复制推广好经验,又创新提出新任务;既聚焦“最大公约数”,又鼓励差异化探索;既考虑都市圈内部,又考虑圈间联动。

“七个一”内容如下,共建跨区域协调发展“一个群”:以中心城市为引领,深化重点领域突破,加强都市圈间合作;共织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一张网”:以贯通为重点,完善都市圈通勤体系,提升物流运行效率,共建数字智慧都市圈;共铸科技产业创新协同“一条链”:以融合为重点,协同提升科技创新策源能力,完善跨区域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共促市场环境优化提升“一站享”:以畅通为重点,实行统一市场准入和监管制度,促进要素市场一体化;共下高水平开放合作“一盘棋”:以链接为重点,协同提升制度型开放水平,共建共享高能级开放平台;共用生态环境共保联治“一把尺”:以保护为重点,合力保护生态空间,加强环境污染联防联治;共推民生服务便利共享“一张卡”:以共享为重点,共享优质公共服务资源。

“历经多年发展,长三角都市圈要素对流更加通畅、空间形态日益鲜明,功能呼之欲出,呈现出明显的‘市—圈—群—域’的动力结构特征。”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常务副主任、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市发展改革研究院院长张忠伟在表示,但对照国际先行都市圈,对照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现代化都市圈目标,长三角对照建立健全都市圈同城化发展体制机制的要求,还面临有规模体量但辐射带动有待加强、有空间形态但功能网络有待加强、有规划指引但传导体系有待加强、有机制框架但协同推进有待加强等四方面挑战。面向2035,长三角加快现代化都市圈建设将是“十五五”发展的重中之重,要探索破解影响都市圈更多释放红利的制约因素,把《行动方案》实施好,使空间的“形”和功能的“神”深度融合,为推动长三角都市圈建设成为引领区域增长、参与全球竞合的重要空间单元,更好支撑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建设。

在专题报告环节,来自北京、上海、深圳、成都、南京、杭州、合肥等地的专家分别介绍了各自都市圈的相关情况。字数1380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1版:头版
    第2版:综合新闻
    第3版:经济新闻
    第4版:长三角新闻
推动长三角现代化都市圈“形神”兼备
示范区多个项目建设迎新进展
长三角田山歌展演打造非遗视听盛宴
于乌镇,触摸戏剧筑就的“扶摇”之梦
聚势创新,擘画长三角美妆产业新前景
示范区投资基金赋能科技创新驱动
示范区乡村游“热”力足
携手同心,共育英才